原文轉自北京青年报

http://epaper.ynet.com/html/2015-01/15/content_110410.htm?div=1

 

通州士林夜市三天组建 只有四家有台胞证

正宗“士林夜市”为何难落地?

 

2015年01月15日 星期四 北京青年报
 
 
通州“台湾士林美食嘉年华”上出现了许多“奇葩”小吃
 

    导读:继去年十一朝阳公园的台湾美食节被曝与台湾士林夜市无关,曾在前期宣传中声称将正宗台湾士林夜市原班人马移至通州运河文化广场的“台湾士林美食嘉年华”,昨天被主办方证实又是忽悠人,因其手续不全未得到食药监部门经营许可,最终草草开办是一个集纳各路小吃的“四不像”。

    据了解,目前傍着“台湾美食”打擦边球跑会的小吃组织在全国有几十家之多,而最为根正苗红的要数台北市士林观光发展协会推广的“台湾士林嘉年华”。虽然这个品牌至今未在北京真正落地,从2013年以来,台北市士林观光发展协会先后在武汉、宁波、上海、昆明、杭州、金华、东莞等地开办过20余场,但近年来也不断被各地冒充或山寨。

    事件
 

    通州台湾美食节再遭炮轰
 

    昨天是通州运河文化广场举办的“宝岛台湾美食文化嘉年华”营业最后一天,由于主办方在前期宣传中声称50多个摊位全部来自正宗台湾士林美食节,吸引了大批通州乃至各城区市民的关注。实际上,连日来很多冲着品尝台湾美食到此的游客连呼上当。

    “通州区的台湾士林美食节开了!可是没听到一句台湾腔,应该改成东北美食节!台湾的正宗小吃几乎没有!开了也是失望……真的白白等了那么久!有几个是台湾的?!炒年糕、酸辣粉、爆肚、羊肉串、轰炸大鱿鱼、包子、烤土豆、秋刀鱼、鸡腿、蚵仔煎,差不多也就这些了!”网友小宋说。还有网友吐槽说:“通州台湾美食节就是个坑!也就来了三分之二的店家,而且各种不正宗!神马台湾担担面也能进去,明明是成都的好嘛?看得过去的也就是蚵仔煎那家,老板是一口台湾腔,人比较多,剩下的都是内地口音和东北口音。”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这些小吃摊位原本写着“台湾士林美食嘉年华”字样,但在营业期间内,“士林”两字被遮挡起来。25家摊位中仅有4家销售的“大肠包小肠”、“炸鸡排”、“蚵仔煎”等食品与台湾沾边,其他小吃均是拼凑而来,“西班牙拉丁果”、“台湾深坑泡菜臭豆腐”、“台湾鲜肉包子”等四不像食品拉低了美食节的档次。
 

    调查
 

    通州士林夜市三天组建 只有四家有台胞证
 

    而在前期宣传中,主办方声称将设50多个士林摊位,出售100多种台湾食物和20多种伴手礼,所有料理师傅都来自台湾,多数食材、调味料也将由台湾空运过来。到底为何前后反差这么大,谁又在忽悠谁,昨天北青报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通州运河文化广场相关负责人确认,文化广场负责提供场地,具体活动由北京点灯文化传媒公司操作。原定去年12月24日至今年1月3日举办的“台湾士林美食嘉年华”,由于签约商户手续不全,并未如期举办,其撤出后,主办方临时找人接替,才办成现在的模样。

    “实话说,这些小吃商户是在3天内组建起来的,确实很仓促,水准不高,也就有4家商户有台胞证。”此次活动主办方之一的北京点灯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杨先生表示,因食药监部门要求现场加工食品商户提供现场制售证,最初打着“士林嘉年华”名义签约的那些商户无法提供资质,导致审批手续办不下来,因此未能如期开业。

    “我们场地已经搭建起来,宣传也做出去了,权衡半天还是办了台湾美食节。”杨先生透露,与其签约的是一家名为福建士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组织者是位台湾人,他拉着一批商户在全国各地办“台湾士林美食嘉年华”。去年12月下旬这家福建公司率领62位商户抵达通州,但杨先生发现其中70%-80%的商户其实都是大陆人。最终因其无法提供现场加工制售的资质证明,合作只能搁浅,“他们连健康证提交的都不全,这些人打着士林的旗号到处跑会,我看都没有正宗的,像他们这样的全国有几十个会头。”杨先生说他这次长了教训,再不沾台湾美食的边了,还不如弄个通州小吃节。

    多地办士林夜市均被吐槽

    拥有极高人气的士林夜市早已名声在外,作为台北颇具规模且相当知名的夜市之一,士林夜市承载着台湾特殊的文化现象,也是台北人和观光客夜生活的好去处。据了解,广义的台湾士林夜市分为“公有市场”和“私人市场”,公有市场即士林市场,面积仅占1/10,私人摊商包括周围大片区域,占很大面积。

    台北市北郊的士林市场美食区公有市场针对外地观光客的有94个摊位,士林市场的管理组织是“士林市场自治会”,对外推广方面,虽然有老街发展协会等组织,但真正在内地举办过落地活动与文创投资的仅有“台北市士林观光发展协会”。

    很多市民还记得在去年国庆期间,朝阳公园也因对外宣称举办士林美食节被不少消费者诟病“不正宗”、“多数摊位为内地料理师傅”。实际上打着“士林夜市”名号举办小吃,不仅在北京、在国内诸多城市都有案例,如天津、成都、重庆、郑州、常州等地都已举办过,所到之处,因为食物贵、味道差,网友对其一律差评。如今再提起内地所办的“士林夜市”,喝倒彩恐怕已是不争的事实。
 

    追问
 

    内地的士林夜市都是谁办的?
 

    “实际上我们仅在武汉、宁波、上海、昆明、杭州、金华和东莞办过,其他的那些地方举办的‘士林嘉年华’、‘士林美食节’都是仿冒的。协会一贯低调维权,目的是担心过激维权也许会助长那些不合法的机构扩大名声。希望百姓认清做推手的幕后单位。”昨天,台北市士林观光发展协会新闻发言人杨品骅无奈地表示。

    他告诉北青报记者,从2008年起在台北市相关部门审批备案的台北市士林观光发展协会,目前有200余位会员,其中餐饮商户占三分之二,他们大部分来自士林夜市私人市场,还有一些在大陆的台商。其自创的“士林嘉年华”除了美食,还包括服饰、生活文创等多元化商品,摊贩除了一部分来自士林夜市,有的还来自台湾地区其他夜市,但所有会员单位都是可以提供台胞证的台湾商户。

    对于北京等地多次出现仿冒“士林嘉年华”名义举办的小吃节活动,甚至外地有的台湾美食展会还会盗用协会的LOGO招商,对此现象,杨品骅表示他们一直在关注各地的动态,包括北京在去年国庆期间朝阳公园以及此次通州的士林美食节,都是一次次让游客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我们也深感抱歉,像这次通州的活动,也是又被冒充了。其实士林品牌本来就是台湾人的共同资源,协会本身并不愿意看到在离家1000公里外台商之间还要互相指责。”杨品骅表示,因为协会很重视北京,不愿出现任何差错,因此选取商业合作对象时一直非常谨慎小心。
 

    正宗士林夜市为何难落地?
 

    杨品骅介绍,该协会不收商户入场费,也从来不进行招商,“这样商户进场时不是负债经营,因此才能保证食材正宗地道,因为摊主都是从台湾飞到内地,差旅费、场地搭建费和宣传费势必会平摊到商品上,因此售价会显得比台湾本地略高,但能吃到正宗地道的台湾小吃,这点相信也能得到谅解。”

    据了解,协会去年曾在上海锦江乐园举办了为期58天的“士林嘉年华”,对于商户的申报审批手续,杨品骅称:“此次落地活动由一家具备经营执照的餐饮单位签约授权,并进行品控管理,台账统计。各家商户获取上海食药监局盖章临时经营许可证,每个摊主签署食品安全承诺书,并公布健康证。其台账系统包括进口食品材料的报关单,蔬菜采购单据,食品保质期等都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食用油品都是统一采购,废油处理也有记录,这些流程环节食药监部门也会随时进行抽查。”

    已在北京工作生活8年的杨品骅透露,协会一直积极争取在北京举办活动机会,“希望今年五一或者暑假,在气候、法规、商业条件等各方面条件具备时,真正办一场正宗的士林嘉年华。”
 

    本组文/本报记者 李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